周易本义 全本

33

巽下,震上。 恆:亨,無咎,利貞,利有攸往。恆,常久也。爲卦震剛在上,巽柔在下,震雷巽風,二物相與,巽順震動,爲巽而動。二體六爻,陰陽相應。四者皆理之常,故爲恆。其佔爲能久於其道,則亨而無咎。然又必利於守貞,則乃爲得所常久之道,而利有所往也。 《彖》曰:「恆」,久也。剛上而柔下,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,恆。以卦體、卦象、卦德釋卦名義。或以卦變言剛上柔下之義,曰:《恆》自《豐》來,剛上居二,柔下居初也。亦通。「恆,亨,無咎,利貞」,久於其道也。天地之道,恆久而不已也。恆固能亨,且無咎矣。然必利於正,乃爲久於其道,不正則久非其道矣。天地之道,所以長久,亦以正而已矣。「利有攸往」,終則有始也。久於其道,終也,利有攸往,始也。動靜相生,循環之理,然必靜爲主也。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時變化而能久成。聖人久於其道,而天下化成。觀其所恆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極言恆久之道。 《象》曰:雷風,恆,君子以立不易方。 初六,浚恆,貞兇,無攸利。初與四爲正應,理之常也,然初居下而在初,未可以深有所求。四震體而陽性,上而不下,又爲二三所隔,應初之意,異乎常矣。初之柔暗,不能度勢,又以陰居巽下,爲巽之主,其性務入,故深以常理求之,浚恆之象也。佔者如此,則雖貞亦兇,而無所利矣。 《象》曰:浚恆之兇,始求深也。 九二,悔亡。以陽居陰,本當有悔,以其久中,故得亡也。 《象》曰:九二「悔亡」,能久中也。 九三,不恆其德,或承之羞,貞吝。位雖得正,然過剛不中,志從於上,不能久於其所,故爲不恆其德,或承之羞之象。或者,不知其何人之辭。承,奉也,言人皆得奉而進之,不知其所自來也。貞吝者,正而不恆,爲可羞吝。申戒佔者之辭。 《象》曰:「不恆其德」,無所容也。 九四,田無禽。以陽居陰,久非其位,故爲此象。佔者田無所獲,而凡事亦不得其所求也。 《象》曰:久非其位,安得禽也? 六五,恆其德,貞,婦人吉,夫子兇。以柔中而應剛中,常久不易,正而固矣。然乃婦人之道,非夫子之宜也。故其象佔如此。 《象》曰:婦人貞吉,從一而終也。夫子制義,從婦兇也。 上六,振恆,兇。振者,動之速也。上六,居恆之極,處震之終,恆極則不常,震終則過動,又陰柔不能固守,居上非其所安,故有振恆之象,而其佔則兇也。 《象》曰:振恆在上,大無功也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