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子成了话题,找了些文稿佐证,胡子真是胡子,胡子胡吃海喝。
普林斯顿大学等中外学者的研究当中发现,纯正的汉族人几乎不会具备络腮胡这样一个特征。这是因为汉人本身生长在温暖湿润的中原地区,因为排汗散热的缘需要,原本的体毛慢慢退化,成为世界人种当中体毛最少的民族之一。
大胡子就是胡人的一个显著遗传。这里所说的大胡子,则是指连鬓胡须,或者是络腮胡子。李唐王朝的著名皇帝李世民。众所周知,李唐王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算是胡人王朝。因为李世民的生母窦氏是北周皇族,是鲜卑族,所以李世民身上流着胡人的血液。这一点,在胡须上有特色,因为李家人基本都长着卷毛连鬓胡子,李世民的画像,无一例外,在画像里,李世民有着连鬓胡须。
而这也得到了目前的许多文物、壁画和画像的佐证。在魏晋南北朝之前,汉族人基本还保持着纯正的血统,虽然张骞通西域之后东西两方已经开始了融合交流,但毕竟还是少数,因此在秦汉和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中原人的画像,几乎都是没有络腮胡的。
而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讲究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的孝道,因此他们也不可能是剃去了络腮胡,因此络腮胡这个特征,并不是汉人本身就具备的生理特征,而是外来的。
如果更加具体的话,络腮胡等体毛覆盖率在各种族的排名依次是欧洲人(60%~80%),埃及人(52%左右),印度人(40%~50%),廓尔喀人(33%),而中国人则是不到10%了。
络腮胡并不是汉族人独有的特征。汉族人通常体毛较少,尤其是在温暖的中原地区,体毛进化得比较稀疏。如果汉族人长有络腮胡,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可能有其他民族的血统,尤其是那些曾经与汉族有过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民族,如匈奴、契丹、鲜卑、突厥等。
在历史上,汉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。例如,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许多外族人进入中原并与汉族通婚,导致络腮胡这一特征在汉族人群中出现。特别是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,使得络腮胡成为汉族中的一个特征。此外,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,进一步影响了汉族人的外貌特征。
鲜卑族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原建立北魏统治的民族,当时北魏孝文帝执政的时候,就开始对华夏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学习,他命令所有鲜卑人改穿汉服,说汉语,死后甚至也不能葬回北方,而要葬在中原,更是要求鲜卑贵族跟汉人通婚,让鲜卑族很快被汉化,成为了中华民族当中的一份子。
永乐帝画像唐卡 (布达拉宫藏)
而同时,鲜卑族的络腮胡基因也就这样留在了汉人之中,唐太宗李世民就具备一定的鲜卑血统,史料对唐太宗面貌的记载中,也说明唐太宗具有细密卷曲的胡须,虽然不至于像络腮胡那样“茂盛”,但跟当时的汉人还是颇有些分别的。
果然,大胡子真是自古手抓胡吃牛与羊,大碗海喝酒与醪~
敕勒川,阴山下。
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天苍苍,野茫茫,
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另,大胡子也是各个时代革命者们的统一标志,
再另,
络腮胡的人通常表现出敦厚老实、热情好客、责任心强的性格特征。他们往往不拘小节,注重大方向与原则,对人热情,喜欢结交朋友,且对朋友真诚以待。此外,络腮胡的人通常具有保护欲,对家庭和亲人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疼爱之情。然而,他们的性格也可能较为冲动。